联系人:王经理
手机:13940505106
传真:024-23851109
售后:024-31931205
地址:沈阳市苏家屯雪莲街与四环交汇处滑翔东北亚国际商贸城B9-2
网址:www.iv21.com
雀巢和麦斯威尔的竞争,不仅在世界咖啡版图中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——中国,更是在很久里塑造了中国人对咖啡的认知。
之前有提到要和大家聊聊「三次咖啡浪潮」的话题。今天,我终于来填这个陈年老坑了。
第一次浪潮是咖啡的商品化和速食化,也就是在雀巢的推动下,以及二战期间美国军方的大力推广下,速溶咖啡迅速普及。咖啡从质量不稳定的农产品,发展成了标准化的商业产品。
第二次浪潮则是星巴克引领的咖啡品牌连锁扩张,通过工业化流水线的方式出售手工咖啡,并提供空间、情感、阶层上的附加值。
第三次咖啡浪潮则是精品手冲咖啡的出现,将咖啡赋予了产地、风味、级别、制作手法等一系列标签。此后,精品咖啡像葡萄酒一样,成为了带有美学属性的高级消费品。
这三次浪潮也同样席卷了中国,但不同的是,在中国,第一次咖啡浪潮比欧美晚了三四十年,但第三次却是与全球同时发生。
短短30多年,三次浪潮密集出现,涌现了大量的优秀品牌,它们之间的对抗故事也愈加跌宕起伏。
雀巢和麦斯威尔的竞争,不仅在世界咖啡版图中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——中国,更是在很久里塑造了中国人对咖啡的认知。
1984年,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美国卡夫通过合资方式入华,卡夫旗下品牌麦斯威尔也以 「 麦氏 」 的译名顺势进入中国市场。
而雀巢虽然是同一年来到中国,但它最早涉猎的是奶业。因此,从一开始,雀巢就处于一个挑战者的位置。
在历史上,茶和咖啡就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,一个市场如果以茶为主导,那留给咖啡的空间就不会太多,反之亦然。若无法在中国打开咖啡市场,那么雀巢和麦斯威尔的竞争就毫无意义。
麦斯威尔先是在北大开了一家简单的咖啡店,为年轻的潜在消费者供应咖啡粉冲泡的咖啡饮料。然后又盯上了礼品市场,开始在百货商场铺货礼盒装咖啡,买一大瓶送一个杯子,配上漂亮的手提袋。大家拎着手提袋走亲访友,拿着我的杯子喝咖啡,这不就是活广告吗?
小老弟雀巢也差不多。在北大,雀巢通过冠名的方式资助大学生,甚至在各个大学作专题报告,向学生赠送速溶咖啡的宣传资料。结果收效甚微。雀巢也有礼盒装,但效果也一般。
两家第一次登陆失败,主要是80年代的中国人对咖啡的认识几乎为零,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咖啡具有提神效果。
营销中,有一个顾客认知理论。这个理论认为顾客在购买商品之前必须对商品形成认知,才会有接下来的行动。而顾客认知又可大致分为品类认知和品牌认知。
在一个连「咖啡是什么」的品类认知都没建立起来的市场,就开始推广品牌,注定是要失败的。
于是,雀巢改变了战略,将地板流营销转为高举高打,投放电视广告,靠砸钱砸出顾客认知。
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这条广告似乎毫无说服力。但是要注意,这可是1988年,连「电视广告」这样的一个东西本身都很新奇的年代。这条广告至少传达了3条信息:
当时给人看完感觉就是:喝咖啡是一件特别时髦的事情。这正好切中了当时中国消费者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,同时让咖啡与白领这个身份进行了绑定。
我还记得我小学的时候,老师布置了「二十年后的我」的作文,我同桌的姑娘写的就是20年后成为了都市女白领,还特骄傲地跟我炫耀。
当时负责雀巢在内地广告的,是智威汤逊亚太地区执行创意总监吴文芳。在他的回忆里,雀巢是一个非常难推进的项目。一方面咖啡的味道对内地消费者来说是陌生的,而且是苦涩的。因此让大众接受这样一个新的味道,必须有一个打动人的点。
而「味道好极了」不仅是广告语,更是一句赞美。那时候的消费者可不像现在这么难糊弄,基本是广告说什么就信什么。电视里都说咖啡味道好极了,那我不得买来尝尝?
于是在90年代的雀巢广告里,就出现了大量以「主人请客人喝咖啡,客人赞叹味道好极了」为故事模板的广告。
我也是因为电视广告,对咖啡到底是什么味道产生了好奇,就悄悄把家里的一罐拆了尝尝味道。结果是又苦又酸,感觉比中药还难喝,一直到中学都不想再碰这玩意儿了。
在广告上被雀巢占了先机的麦斯威尔反应很快,雀巢执行广告战略的第二年,麦斯威尔也推出了电视广告,主打定位是「美国最畅销的麦氏咖啡」,第一次在中国电视上喊出了那句「滴滴香浓,意犹未尽」的著名slogan。
1908年,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来到麦斯威额的创立地,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,喝了一杯麦斯威尔的咖啡,热情地称赞道:「Good to the last drop! (喝到最后一滴都是香的) 」。
1920年,麦斯威尔创始人决定,把总统这句话作为麦斯威尔的广告语。此后数十年,这句广告语,以及老罗斯福喝咖啡的品牌故事,随着麦斯威尔的速溶咖啡风靡全球。
有意思的是,关于这一个故事的记载,你在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,只有麦斯威尔自己在反复宣传。
许多写咖啡史的人都怀疑,这一个故事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。甚至「滴滴香浓」这句话都不是麦斯威尔的原创,而是1908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语。
无论这是否是一场营销骗局,唯一能确定的是,「滴滴香浓,意犹未尽」都成为了广告史上的经典,也成为中国咖啡花了钱的人咖啡的初印象之一。
但是,光是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咖啡还不够,还需要让我们消费者对咖啡产生感性的认知。
于是雀巢找到作曲家林子渊,希望合作一首与咖啡有关的歌曲,在商场播放来刺激消费。
林子渊拒绝了雀巢,但雀巢的提议却让他灵光一现。他自己创作了一首《走过咖啡屋》,交给歌手千百惠演唱。
歌里讲述了一位女生路过自己与前男友曾经来过的咖啡屋,顿时思绪万千,感叹往事落幕。借助这首歌的爆火,咖啡成为了一个与「爱情」、「约会」相关联的概念。
什么是情感营销?指的是把消费的人个人情感差异与需求当成品牌营销的重心。注重消费者的情感满足和心理认同。
例如前段时间翻车的DR钻戒,号称一生只能送一人,就是满足了被赠予者的情感需求,以此来掏空赠予者的腰包。
咖啡也不例外,林子渊的这次拒绝,歪打正着成了整个咖啡品类的一次情感营销,雀巢销量迅速突破千万瓶,麦氏也由亏转盈,甚至一度卖断货。
很多80、90后可能都有记忆,当时无论是雀巢还是麦氏,卖得最好的都是礼盒装,一罐咖啡一罐伴侣,还配杯子和小勺的那种。走亲访友送人,非常体面。
而且那个咖啡罐子质量是真不错。老一辈有废物利用的习惯,喝完的咖啡罐子,还能拿来装奶粉、干果甚至酱料。
因为送礼这件事,属于价格不敏感消费。而麦氏,价格要更高,所用的咖啡豆品质也比雀巢更好。因此麦斯威尔销售额一度几乎是雀巢的两倍,盈利也超过雀巢20%。
中国的咖啡种植历史,其实可以追溯到清末,传教士将咖啡带到了云南。此后在这里一直有零星的咖啡种植。但因没有销路,种植也不得法,产量非常低。
直到1989年,雀巢发现了云南这块风水宝地,于是开始在云南帮助农民种植咖啡。
雀巢带来了种苗、种植技术、各种免息的贷款,最重要的是,雀巢签订了长达10年的每年5000吨的购销合同,在合同内制定了对农民的保护价格。如果咖啡国际价格持续上涨,就按国际价格支付给农民,如果国际价格低于保护价,就采用保护价格收购。
当然,雀巢也不是什么慈善家,它带来的种植技术非常粗放,种苗也并不是最优质的品种,只适合期货式的大量采购,并不适合走精品路线。如今云南也有不少咖啡农正在转型做精品,不过这是后话了。
从商业上看,销售渠道的更新,往往带来王朝更替,强势品牌没有抓住机遇便会没落,弱势品牌在新形势下崛起。把皇帝拉下马,是商业故事永恒的主题。
面对超市渠道,麦斯威尔和雀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。麦斯威尔选择直供终端,也就是直接把货卖给超市,目的是为了掌握一手的市场信息。
但超市自己也是渠道,货卖出去了才有钱回给供应商,不可能卖出一盒咖啡,马上把咖啡钱打到麦斯威尔账上,也不会先垫付货款。所以进入超市一定会押款,也就是产品的销售额达到少数才回款,或者账期达到某个时间限度才回款。
当时沃尔玛的账期大概是45天左右,家乐福则是要拖两三个月。意味着你把货卖出去,可能几个月后才能收到钱。
尽管麦斯威尔是大企业,产品利润很高。但资金大量压在超市的手里,流动资金不够,时间久了也是扛不住的。
相反,雀巢采用了经销商制。经销商直接和雀巢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。缺点当然很明显,经销商要赚一笔差价的嘛,利润就薄了。但是雀巢家大业大,不怕赚得少。
除此之外,经销商是一群反应灵敏,追逐利益的生物。为了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,他们能够展开各种因地制宜的促销活动。因此雀巢的促销总是花样百出,而麦斯威尔却像是一个高冷的老古板。
而且为对抗麦斯威尔,雀巢还推出了「粘连战术」,哪里有卖麦斯威尔,雀巢一定会紧挨着它销售,并且摆出更多的产品包围你。
其实直供和经销商制,本身没有高下之分,甚至并非完全互斥,全看竞争环境、市场规模和市场定位。
像如今的电商时代,品牌就更愿意做直供,把消费的人、定价权和利润都归于一处,没中间商赚差价。但在线下渠道为主的消费品市场,经销商带来的快速扩张能力、充分的现金流和强大的运营服务能力是很被难替代的。
麦斯威尔针对中国消费不爱喝黑咖啡的属性,推出了加奶精加糖的速溶咖啡,并且推出原味咖啡、特浓咖啡、风味咖啡等一系列产品,希望用多样化的款式吸引消费者。
这番操作效果也不错,麦斯威尔的销售额迅速提升了数千万元。但雀巢很快跟进产品,推出了经典的「雀巢1+2」,此外还推出了比麦斯威尔更多样化的产品。
1997年,麦氏咖啡改名,成为了现在的麦斯威尔。后来又在央视打出广告,进一步强化「滴滴香浓,意犹未尽」的概念。
2001年,麦斯威尔干脆尝试复刻当年《走过咖啡屋》的奇迹,和苏永康合作了一首广告歌《意犹未尽》。说实话还挺好听的,但是奇迹之所以是奇迹,就在于它只能发生一次。
相比之下,雀巢的营销就更与时俱进,90年代末,它放弃了经典的 「 味道好极了 」 ,启动了新的slogan「好的开始」。
slogan的更改,说明雀巢认识到,关于「咖啡是什么」的市场教育已结束,接下来应该主打咖啡的功能性,也就是「提神」。
配合新的slogan,雀巢分别找来当时还很火的女歌手顺子,以及现在还很火的大张伟老师,创作了《Open up》和《好开始》两首广告歌。
而且两首歌曲共用一套副歌旋律,也就是经典的「Open your eyes,Open your mind,Open your thought」。说实话,无论是传播度还是品牌的高级感上,雀巢都完胜麦斯威尔。
随着咖啡饮用习惯进一步普及,咖啡从送礼越来越多变成自己喝。自己喝的东西当然会考虑成本,加上速溶咖啡也喝不出啥好坏区别,麦斯威尔的高品质咖啡策略完全无效,优势就从麦斯威尔转向了廉价的雀巢。
此时雀巢已经很有底气了。谁还不是个家里有矿的大公司啊?打价格战谁怕谁啊?
盒装咖啡我比你便宜4块;条装咖啡我买一条送一条;袋装咖啡你卖一块二,我卖1块。总之,只要是对应的产品,我就一定要比你便宜20%。
双方在价格战上又一次陷入了胶着。但此时,本来占据优势的麦斯威尔不得不一次次主动出击,却始终居于被动,而下位者雀巢却站在了见招拆招的位置上。
麦斯威尔虽然率先进入中国市场,但我们会发现,关键的战略选择,营销上的创新,几乎都是由雀巢率先发起,麦斯威尔看到效果,才会马上跟进。
麦斯威尔在老大的位置上待了十多年,可以说吃尽了红利。而因为中国咖啡市场太不成熟,雀巢所有的品牌营销,最后都成了品类营销,让麦斯威尔搭上了便车。
但雀巢打头阵,麦斯威尔坐收渔利的日子不会永远持续,战略上的跟随者,迟早有一天会发现了自己跟不上了。
2002年到2003年,干旱使得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咖啡豆减产,国际咖啡豆连连暴涨,价格翻倍。
原料上涨,必然导致海外采购优质咖啡豆的麦斯威尔利润缩减。而无论是商超直供押款,还是和雀巢打价格战,都仰赖于麦斯威尔充足的利润空间。利润薄了,流动资金少了,那么品牌就只能暂停扩张。
早在1997年,东莞雀巢工厂就实现了所有的咖啡豆全部采购自云南。虽然当时云南咖啡豆的品质没办法和外国豆子相提并论,但胜在供货量大稳定,价格不贵,品牌与农民关系也比较良好,足以支持雀巢搞低成本的大举扩张。
直到咖啡豆价格暴涨,麦斯威尔才想起了去云南买豆子,结果只能零散采购到一些,质量和数量都不足以改变战局。
于是就在2004年,雀巢销量暴涨5倍,麦斯威尔只有可怜的3.2%的增长率。雀巢在市场占有率上终于实现了反超。
说到底,咖啡这东西是一种农作物,从种植到第一次收成,就需要大概5年,而稳定产量还需要两三年。雀巢从布局云南到真正和麦斯威尔展开对抗,正好也就过了七八年。
什么营销战、价格战,那都是盘外招,农业才是根本。雀巢的眼光,不可谓不毒辣。
此后,随着速溶咖啡行业更多新品牌入场,不断蚕食麦斯威尔的市场占有率,麦斯威尔逐渐被边缘化。
母公司卡夫旗下有大量的著名品牌,包括奥利奥、趣多多、炫迈、怡口莲、果珍等,麦斯威尔并不是唯一的亲儿子。00年代,卡夫逐渐将战略重心转向饼干业务,麦斯威尔不再是最重要的品牌。
说起来卡夫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公司,我们小时候吃的很多零食都是他家的,有机会再单独聊聊。
2012年,卡夫食品将国际业务拆分出来,成立了亿滋国际 (Mondelez International) 。而麦斯威尔在中国的业务自然而然丢给了亿滋。
2016年9月,麦斯威尔关掉了广州工厂,将中国市场的产品交给泰国工厂供应。
它也不是没有做过自救的努力,2010年,麦斯威尔赞助了电视剧《杜拉拉升职记》,在片中进行了大量的植入,也确实引发了一些关注。但这对雀巢和整个咖啡市场早已无关痛痒。
到2014年,速溶咖啡市场上,雀巢的占有率已达到了73.5%,而麦斯威尔只有11%。到2017年,雀巢的市场占有率基本没变,但麦斯威尔只剩下了可怜的3.1%。
当它第一次因为商超回款而头疼,它就需要注意到高利润不足以支撑脆弱的现金流。
但或许出于战略上的懒惰保守,或许是因为姿态过高不愿像雀巢那样接地气,麦斯威尔错过了一次次转型的机会,最终成为了版本弃子。
讽刺的是,麦斯威尔的沉寂,伴随的是速溶咖啡在中国市场上不断高歌猛进,它带来了第一次咖啡浪潮,却也错过了这个浪潮最好最壮阔的时刻。
也许这就是商业,永远充满了挑战,永远需要思考怎么样生存。没有品牌会永垂不朽,没有品类会永远年轻。
就像雀巢,在战胜了麦斯威尔之后,回过头就发现,一批卖空间的「岛系咖啡店」正开得如火如荼。而1999年,一个名叫星巴克的品牌也郑重进入了中国。
第一次咖啡浪潮的胜者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甘甜的胜利,就迎头撞上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冲击。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几十年里。
星巴克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成为咖啡的代名词,又是如何冲击速溶市场,最后跟雀巢从对手变成一家人,新的精品咖啡又会如何对雀巢和星巴克发起挑战。这些故事,我们留到下次再聊。
《最先进入中国,却将80%市场输给雀巢,麦斯威尔做错了什么》——《中国外资》